聊聊|食管癌为什么被称为"穷癌"?
小编 2022-12-01
食管癌为什么叫穷病癌
根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估计,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4.6 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 17.8/10 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2.6/10 万,农村粗发病率为24.6/10 万;食管癌死亡病例 18.8 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3.7/10万,城市粗死亡率 10.0/10 万,农村粗死亡率18.4/10 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 6 位和第4 位。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远高于城市人口,是当之无愧的“穷人患的癌症”。为什么?
01、从病因看
食管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品类单一。比如以前在很多北方的的农村,小芝的记忆里夏天还好吃什么可以自己种,且很多菜都是应季蔬菜,价格不贵,但是冬天就没这么幸运了,村民们提前买好了大白菜腌制,漫长的冬天主要依靠酸菜度过。
二是烹饪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的差异。我们北方人每次做饭都要做很多,又吃不了,于是留下很多”剩饭剩菜“,爸爸妈妈们又舍不得扔,就只好吃剩的。饭菜热了又热营养早就消失不说,还容易滋生细菌。而且这些问题怎么跟父母说,他们都不听,有木有!
做好的饭放多久就不能吃了?一般来说,做好的食物常温下(25℃)放置2个小时左右就开始有细菌滋生,虽然肉眼看不见,也没有酸腐味,但还是不建议再食用了。有人觉得将食物加热就没事了,这种想法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有些细菌是耐高温的,简单的热一下根本不足以杀灭细菌。一两次吃没关系,最多就拉个肚子,但长此以往很容“中招”。
虽然这种情况随着冰箱的普及减轻了很多,但食物在冰箱冷藏中大概可以放置24小时,一部分人将冰箱当成永远的保鲜库,在冰箱放置了很久的食物竟然还在吃!或者各种食物都往冰箱里塞,很容易有部分贫困家庭买不起冰箱,小芝在这里呼吁家里的老人,勤俭节约是美德,但不能因小失大,不舍小钱花大钱。
02、从健康管理意识看
我们说癌症是越早发现治疗越有效果,生存率越高,但早发现靠的是什么?没错是体检和筛查。通过体检和对癌症高危人群的早筛,可以提早发现癌症的踪迹,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但遗憾的是,贫困的人群根本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没有钱去做体检和筛查。别说是很多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是身在城市打工的我们,所谓的“贫二代”,又有多少人是每年按期体检的?生病后又有多少人是一忍再忍不去医院看病的?
所以,如果您有空请带自己的父母做一次体检和筛查,这也对是对他们最切实的关爱。别等到真的确诊了,那时后悔已晚。
03、从抗风险能力来看
除了饮食习惯和健康管理意识的缺乏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原因就是穷人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较低。说到这里,与其说“食管癌是‘穷癌’”倒不如说“穷人最严重的病是‘穷病’”。
人们总是“谈癌色变”,除了癌症本身带给人病痛的折磨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原因是治疗癌症所需的费用给普通家庭甚至是贫困家庭带来的难以承受之重。
想要在一家好的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即使有了国家医保报销,为患者解决了一部分的费用,但光是一场手术治疗的费用就在10万左右,后续的放化疗、乃至几千甚至上万元一小支的靶向和免疫药物更让贫困家庭望而却步,更遑论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新治疗技术。
对于肿瘤治疗新技术的问世,我们定是十分热切地期盼它们的到来,可一项新技术的问世并不代表大多数人民都能用得上,多少人因为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因为治疗癌症把家庭搞得“倾家荡产”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又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去?
而小芝的建议是提早买好大病保险,在各类癌症如此高发的现在,在各类癌症日益年轻化的现在,买一份合适的保险,又何尝不是给未来的自己和家人一份安全的保障。人们一听到“买保险”这三个字就很反感,小芝认为我们不应该对保险有这么大的偏见。
现如今很多商业保险报销范围广泛,各种不在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抗癌新药,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质子治疗等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报销,帮助很多家庭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度过了难关。
除了购买商业保险外,还有一种免费使用新药的机会,那就是临床试验。参加临床试验并不是当试药“小白鼠”,恰恰相反,很多人正是通过参加临床试验获得了新生。我们现在使用的每一种药物都是经过临床试验认证过的安全的药物,想要开展一次临床试验并不容易,需要经过很多部门层层把关,其安全性和伦理性经过多方认证,患者无需担心。
然而,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的机会并不多,一是因为临床试验多患者有诸多要求,筛选标准极其严格,对患者的依从性也有很高的要求;二是因为很多患者缺乏信息渠道,根本不知道怎么参加临床试验。患者与临床研究人员之间有着重重的阻碍,很有必要存在专业的机构在双方之间帮助沟通联络。
希望早日能打破看病难的壁垒,不再有“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