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肿瘤医生APP抗癌经验分享社区
立即打开

FDA取消CAR-T限制,更快用上救命药!白血病/胃癌/肠癌等六月最新进展,超半数病友挺过五年

小编      2025-07-02

  FDA取消CAR-T疗法限制,更快用上救命药!白血病/胃癌/肠癌等六月最新进展,超半数病友挺过五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取消所有已批准的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19靶向自体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的风险评估和缓解策略(REMS)。这一决定旨在减轻医疗机构的行政负担,并扩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可及性。FDA表示,基于长期临床经验和监测数据,即使不依赖REMS,这些免疫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能得到保障。

  具体变革涉及医疗机构和患者管理两方面:医院及诊所无需再申请特殊认证,也无需确保托珠单抗(Actemra)的现场即时供应;患者输注后需在认证中心附近停留的时间从4周缩短至2周。

  此次标签更新涵盖所有已批准的自体BCMA和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包括Abecma、Breyanzi、Carvytki、、Kymriah、、Tecartus、Yescarta等核心产品。

  这一变革标志着CAR-T疗法从“高门槛特殊治疗”向“规范化肿瘤疗法”的转型。通过简化管理流程,不仅能加速患者获得前沿治疗的速度,还将推动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领域的普及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治疗机会,让他们重获新生!除了FDA的这项关键决策外,近期CAR-T疗法还有多项突破性进展,为人类攻克癌症带来新的希望与选择!

  FDA取消CAR-T疗法使用限制

  ▲截图源自“AJMC”

  83.3%完全缓解率!国研双靶向CAR-T疗法CTA101点亮晚期白血病患者生命之光,85天持续缓解见证持久疗效

  CTA101是一款现成的通用型CD19/CD22双靶向CAR-T细胞产品,通过同时靶向癌细胞表面的CD19和CD22抗原发挥作用。其中,CD19是所有B细胞癌症共有的表面抗原,但部分患者会因肿瘤细胞下调或丢失CD19抗原导致治疗后复发;而CD22主要表达于成熟B细胞及多数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表面,使其成为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癌症的理想联合靶点。双靶向策略可有效降低抗原逃逸导致的复发风险,提升治疗持久性。

  目前我国由浙江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牵头,正在开展三项针对复发/难治性B细胞癌[包括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1期临床试验。

  此处以“CTA101对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研究(NCT04227015)为例,简单介绍一下该疗法的疗效进展。该试验共纳入6例CD19+或CD22+的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位年龄49岁(范围:26-56岁),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为5线(范围:2-8线)。入组接受预处理化疗方案(环磷酰胺、氟达拉滨、阿仑单抗)+CTA101单次输注。

  结果显示:CTA101输注后28天,83.3%(5/6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且5例CR/CRi患者均实现微小残留病灶阴性(MRD-)。中位随访85天(范围:53-202天)时,4例患者仍维持MRD-状态,其中1例为MRD+但仍处于CR状态(图3)。这一结果展现了CTA101在难治性B细胞肿瘤中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与临床应用潜力。

  CTA101治疗白血病的数据

  ▲图源“Bloo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患者如何寻求CAR-T疗法的帮助

  目前有多款CAR-T细胞的临床实验急招癌症患者,主要针对以下靶点及癌种:

  ①GPC3:用于治疗肝癌;

  ②GUCY2C: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③PSMA: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等;

  ④EGFRvII: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神经胶质瘤等;

  ⑤Claudin18.2:用于治疗胰腺癌、胃癌等;

  ⑥MUC-1:用于治疗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等;

  ⑦间皮素(mesothelin):用于治疗胰腺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间皮瘤等;

  ⑧CEA:用于治疗肺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等;

  ⑨B7-H3:用于治疗髓母细胞瘤、尤文肉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特别难以治疗的脑干肿瘤(DIPG)等。

  做过基因检测的癌友,可自行查看检测报告,一旦发现上述突变,可将近期病理检查结果、基因检测报告、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初步评估是否有机会接受CAR-T疗法的帮助。

  全球首例!CAR-T助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达完全缓解,治疗五年后诞下健康宝宝

  《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发表了医学史上首例已知的健康妊娠与分娩报告——一名接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后体内持续存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的女性,成功自然妊娠并诞下健康婴儿。

  该患者为30多岁的女性,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后,接受6周期DA-EPOCH-R方案(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因未达完全缓解而参加ZUMA-7临床试验,接受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CAR-T细胞疗法,最终获得代谢完全缓解(CR)。

  治疗5年后,她自然怀孕,此时实验室检测显示其体内CAR-T细胞DNA仍持续存在。妊娠期间遂出现前置胎盘与晚期出血并发症,但婴儿仍足月分娩(孕37周)。研究团队对母婴样本进行深度检测发现:母亲血液与母乳中均检出CAR-T细胞;婴儿血液中CAR-T细胞拷贝数为0/μg,T、B细胞亚群与年龄匹配;且婴儿未出现B细胞发育不全或其他CAR-T相关免疫影响。鉴于母乳中存在CAR-T细胞的潜在风险,母亲选择放弃母乳喂养。随访期间母婴均未出现并发症。

  总之,该病例首次证实:接受CAR-T治疗后即便体内存在持久CAR-T细胞,育龄女性仍可安全妊娠;新生儿未因母亲的癌症治疗暴露出现免疫异常或其他健康问题,其体内未检测到CAR-T细胞,T细胞与B细胞亚群均发育正常。这一发现为CAR-T疗法在年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拓展了新的临床视角。不过小编还需提示广大癌友,尽管该病例展示了积极结果,但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评估CAR-T细胞持久性对妊娠的长期影响,以及优化育龄女性癌症患者的治疗选择!

  CAR-T疗法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报道

  ▲截图源自“BMC”

  Cilta-cel CAR-T让8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现MRD清零,五年长期缓解率超50%,疗效碾压标准治疗

  2025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大会公布了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最新长期随访结果,数据显示该疗法可为患者带来持久缓解与生存改善。经过30个月的中位随访,CARTITUDE-1亚组分析数据显示如下:

  1、微小残留病灶:接受cilta-cel治疗的患者中80%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1年后仅30%的MRD阴性率。

  2、缓解持久性:超50%的cilta-cel治疗患者维持MRD阴性状态,而标准治疗组该比例不足10%。

  3、无进展生存期(PFS):无论患者属于标准风险、高风险还是合并髓外疾病,cilta-cel治疗的PFS均显著优于标准治疗。

  综上,各亚组分析一致表明,以cilta-cel为代表的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远超标准治疗的优势。这一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夯实了cilta-cel作为该领域突破性疗法的地位,为患者带来更具希望的治疗选择。

  CAR-T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报道

  ▲截图源自“AJMC”

  全球首例实体瘤CAR-T疗法——satri-cel提交上市申请,胃癌患者ORR提升5倍,生存期延长30%

  2025年6月25日,satri-cel(CT041)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用于Claudin18.2阳性晚期胃/胃食管连接部腺癌(G/GEJA)的治疗,这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已提交用于治疗实体瘤上市申请的CAR-T产品。

  satri-cel的2期临床研究共纳入156例胃癌患者(包括136例胃腺癌、20例胃食管连接部腺癌),将其分为两组,即satri-cel组(n=104)、TPC组(n=52)。

  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数据显示:satri-cel组在多项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TPC组。其中,satri-cel组确诊客观缓解率(ORR)为22%(23/104,95%CI:15–31),较TPC组的4%(2/52,95%CI:0–13)提升超5倍;疾病控制率(DCR)达63%(95%CI:52–72),远超TPC组的25%(95%CI:14–39),凸显其在抑制肿瘤进展方面的显著优势。

  在生存获益层面,satri-cel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25个月(95%CI:2.86–4.53),较TPC组的1.77个月(95%CI:1.61–2.04)延长近1倍(详见下图A);中位总生存期(OS)为7.92个月(95%CI:5.78–10.02),较TPC组的5.49个月(95%CI:3.94–6.93)提升超30%,生存期改善趋势显著(详见下图B)。

  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的数据

  ▲图源“The Lance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在输注satri-cel后第2周,肝脏上的病变比基线大。但在后续随访观察中,病灶逐渐缩小,至输液后第26周时已小于基线水平。

  CAR-T疗法治疗肝癌的效果

  ▲图源“The Lance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laudin18.2靶向CAR-T疗法助胰腺癌患者,实现持续完全缓解,肺部转移灶完全消失

  除胃癌治疗外,CT041(satri-cel)在胰腺癌领域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治疗潜力。《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典型案例:一名75岁胰腺癌患者,其Claudin18.2表达为3+/60%,病理分期pT2N0,术后接受一线S-1单药化疗后出现肺转移,随后入组接受CT041回输治疗。

  结果显示:依据RECISTv1.1标准,患者在CT041输注后第4周即达部分缓解(PR),后续肺部转移病灶完全消失,实现完全缓解(CR)。截至2023年7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仍持续维持缓解状态,凸显CT041在胰腺癌治疗中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与持久疗效。

  ▼该患者CT041治疗前后肺部病变的放射学评估

  CT041治疗胰腺癌的效果

  ▲图源“J Hematol Onc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红色箭头”表示目标病变;“★”表示原发病变。

  GCC19 CAR-T以40%缓解率让转移性结直肠癌从"不可治"到"长期缓解",中位总生存超22个月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大约一半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晚期、无法治愈的CRC,且治疗效果的进步有限。近期研究发现,自体CAR-T细胞产品在接受过大量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报道了一项“应用GCC19 CAR-T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1期临床研究”,共入组15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位年龄为44岁(范围:33-61岁),入组接受GCC19 CAR-T治疗。

  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0%。其中40%(6例)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另外5例患者的最佳反应为病情稳定(SD),因此总体临床受益率为73%。截至数据数据统计时止,中位总生存期(OS)长达22.8个月(95%CI,13.4-26.1);接受较高剂量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高于接受较低剂量治疗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0个月(高剂量组) vs 1.9个月(低剂量组)。

  以患者1为例,其接受GCC19CAR-T治疗后达PR,影像学检查显示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转移性病灶持续改善,直观印证了该疗法的抗肿瘤效果(详见下图)。

  ▼该患者接受CAR-T细胞输注前后的影像学变化

  CAR-T疗法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

  ▲图源“JAMA Onc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十二年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Emily Whitehead在接受CAR-T细胞疗法治疗后,获得临床治愈,并存活至今的案例让CAR-T这款新型免疫细胞疗法一战成名!如今,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全球已有12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为无数饱受疾病折磨的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更加欣慰的是,各国都纷纷加入CAR-T研发大军中,截至2023年,全球免疫细胞的临床研究项目已超2000项(ClinicalTrials.gov),其中仅CAR-T疗法一项就占据了近半数以上,这也彰显了CAR-T疗法在抗癌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而且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更新CAR-T的新技术、发现新的靶点,尝试将其用于实体瘤治疗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疗效。全球肿瘤医学部小编希望CAR-T疗法可以早日突破价格和实体瘤治疗瓶颈,让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获益,助其降低复发风险、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美好愿景!

  如果您也想寻求CAR-T、TCR-T、TIL、CAR-NK等国内外新型抗癌疗法的帮助,可将近期影像学检查结果、近期病理报告、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详细评估病情,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Hu Y,et al.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CRISPR/Cas9-engineered universal CAR-T cell product (CTA101)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 Blood, 2020, 136: 52.

  https://ash.confex.com/ash/2020/webprogram/Paper142262.html

  [2]Canty E A,et al.First reported case of a spontaneous and healthy pregnancy in a woman with persistent CAR T-cells 5 years after treatment fo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J].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5, 13(4): e011092.

  https://jitc.bmj.com/content/13/4/e011092#xd_co_f=ZjFjZmQ3MDMtOWJmNi00Y2I0LWI4ZTAtZmQzOGM0ZGU4NWY0~

  [3]Qi C,et al.Claudin-18 isoform 2-specific CAR T-cell therapy (satri-cel) versus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for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CT041-ST-01):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J]. The Lancet, 2025.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0860-8/fulltext

  [4]Qi C,et al.CT041 CAR T cell therapy for Claudin18.2-positive link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J Hematol Oncol. 2023 Sep 9;16(1):10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89733/

  [5]Chen N,et al.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Targeting CD19 and GCC in link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4 Sep 19:e24389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413756/

  [6]https://www.ajmc.com/view/fda-expands-access-to-approved-car-t-cell-therapies-by-eliminating-rems

  [7]https://www.ajmc.com/view/long-term-data-support-cilta-cel-use-in-r-r-multiple-myeloma-sundar-jagannath-mbbs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 上一篇:全球首款TIL让近20%患者活过5年!中国七大自研TIL叩关上市,宫颈癌/肝癌/肺癌等缓解率超35%
  • 下一篇:逆转"死亡判决"!晚期癌症接受新型免疫治疗后重返正常生活
  • 相关资讯
    加载中~
    营养品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