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食管癌老人患癌2年,经28次质子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这项放疗技术优势如何?
小编 2022-11-16
食管癌质子治疗让82岁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质子治疗食道癌到底有什么优势
60~80岁是癌症的高发年龄段,老年人患癌后怎么办?和年轻人患癌相比,老年人患癌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治疗效果较好。但是由于老年人各个器官功能相对交叉,所以对手术等治疗的耐受性较差些,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更大些,因此危险性颇高。
对于老年人患癌,治疗延长生存期的同时,要兼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少痛苦。今天无癌家园小编要讲的抗癌故事就是关于Chester Jarosz(切斯特·贾罗斯)的抗癌故事!
80岁老人患食管癌2年,经28次质子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
在79岁之前,Chester Jarosz简直就是健康的典范。自从退休后他便与妻子在乡下颐养天年,一直保持着身体健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2017年6月,他开始进食出现困难。他在出现症状后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然而现实给他一记暴击,他被确诊患上了食管癌,并被转诊到Blue Ridge癌症治疗中心。
经过专业医师的检查,他被告知由于岁数过于年迈,而且癌症位于食管部位,与肺、肝及脊髓等重要器官太接近而无法接受放疗。心急如焚的他无奈道:“医生告诉我,我不能定期接受放疗,因为它会烧伤我的心脏及肺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无法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可以采用手术切除食道病灶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图源摄图网
随后,Jarosz找到了另外一位权威的肿瘤专家询问他的第二诊疗意见。
第二诊疗意见
第二诊疗意见,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在已经获得诊断(第一诊断意见)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主治医生以外别的其他医疗机构或医生寻求更多的诊疗建议,来确认判断和评估治疗方案。
虽然叫做第二意见(second opinion),但事实上不仅仅指的是寻求两个医生的建议,很多时候指的是寻求多于两个医生的意见。通常情况下患者可以每次通过门诊获得一个医生的第二意见,也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MDT的形式一次性获得多个医生的集体意见。
然而可惜的是,因为年龄过大,马里兰州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也无法给他进行手术,而此时,他的癌症还在进展中。尽管可用的治疗手段几乎没有,Jarosz还是保持着乐观积极治疗的态度,他不愿意向病魔和命运低头,因此努力在网上寻求其他的治疗方法。
幸运的是,Jarosz找到了一种可以代替传统放疗的方法——质子治疗。尽管当时质子治疗在美国尚未被普及,但他还是找到一家质子治疗中心接受质子治疗。通过质子治疗能够更精准地靶向癌细胞,使周围的其他器官及组织基本不受到损伤。
秉承着坚持不懈的抗癌精神,Jarosz在2018年8~9月期间共接受了28次质子治疗。由于质子治疗的精准度,他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他还经常锻炼身体和打太极拳。
放疗专家Keith Unger说道:“Jarosz在整个治疗中非常的乐观,虽然他的乐观精神和抗癌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他的态度对于改善他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了一定重要的作用。”
幸运的是,在12月复查时,Jarosz的食管癌病灶已完全消失,质子治疗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还改善了他的生活质量,控制了病情的进展。
食管癌传统放疗副作用大,优选质子治疗
中国是“民以食为天”的国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珍馐美味数不胜数。再加上中国人喜食烫食、腌制食品及高油高盐的食物,均容易诱导食管癌的发生。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其中放疗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食道特殊距离心脏和肺部太近,传统X射线辐射会增加短期和长期副作用,而且后续研究显示这些多余的放射剂量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从而增加患上心脏病或肺部疾病的风险。因此,质子治疗可能是治疗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绝佳选择。
由于质子射线拥有独特的布拉格效应,可以确保射线治疗剂量尽可能集中到肿瘤病灶区域。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心脏和肺部的风险。质子治疗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精确度:它到达肿瘤部位并停止,以更高的剂量靶向肿瘤并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国内某知名质子中心
(图片已授权使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近30万患者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到底哪些脑瘤患者适合质子
根据PTCOG(国际粒子治疗协作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共有291181例患者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其中接受质子治疗的患者近25万,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近2.6万;接受重离子治疗的患者近4万,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近5000人。
其中,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接诊的患者数量在全球内位于前列。
这说明,质子治疗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所使用。自从2004年我国引进第一台质子治疗系统开始,我国的质子治疗技术已有18年之久。这项被业内称为“抗癌利器”的高端治疗技术,给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带来生存下去的希望。
如何寻求国内外质子治疗
如何寻求国内外质子治疗若有意向采用质子治疗的患者可通过无癌家园医学部提交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及住院小结等资料初步评估是否可以采用此疗法。
生存期翻倍!选择质子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升
2017年6月,一项刊登在《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期刊上关于I~III期食管癌采用质子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质子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41.6%,显著高于接受IMRT患者的31.6%;且接受质子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对于III期食管癌患者,质子治疗组的 5 年总生存率为34.6%,明显高于接受IMRT组的25.0%;无进展生存率为33.5%,与调强放射治疗相比(13.2%)增长近一倍!
选择质子治疗毒副作用最小,减少并发症发生
谈到食管癌质子放疗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就不得不提2019年第61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上,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汇报了这项比较食管癌质子放疗对比光子放疗的随机对照临床ⅡB期研究。
此试验共纳入2012年4月~2019年11月共计145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4.1个月。质子放疗组(73例)较光子放疗组(72例)显著降低总的毒性反应(IMRT 39.9 vs PBT 17.4 )。在严重毒性反应方面,IMRT组有3例5级毒性反应,而PBT组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另外,质子放疗组和光子放疗组的PFS无统计学差异(中位PFS 28.5个月 vs 18.1个月)。而两组的总生存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但是,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IMRT组的平均术后并发症评分(19.1分)比PBT组的(2.5分)高出7倍以上。这说明采用IMRT的患者比接受PBT的患者较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TTB
PFS
两组患者毒性反应及术后并发症评分比较
减少心脏及肺部照射剂量,保护心脏前部组织,质子治疗优势尽显
多项研究发现心脏和肺等器官受照与毒性作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据《胃肠肿瘤学》杂志刊登的一篇关于各项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剂量优势的文章显示,与3D适形放疗(3DCRT)相比,IMRT改善了器官的剂量分布;治疗计划和剂量学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显示,与3DCRT和IMRT相比,质子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脏和肺的照射剂量。质子治疗可最大程度地保护心脏前部组织,减少心脏的照射剂量,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想了解质子治疗请咨询无癌家园医学部)
质子治疗与IMRT治疗食管癌的剂量学比较,左为质子治疗,右为调强放疗
(注:Dmax,最大点剂量;Vx,体积乘以Gy的x剂量;MLD,平均肺部剂量;MHD,平均心脏剂量;MLivD,平均肝脏剂量;MKD,平均肾脏剂量)
质子治疗不仅可单一治疗,也可联合化疗,效果翻倍
日本筑波大学发表的根治性质子治疗的初步研究纳入了无法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部分患者接受46Gy的X线初次照射及36Gy的质子推量照射,其他患者只接受79Gy的质子治疗。最新的研究纳入了51例食管癌患者(其中50例为鳞癌),经过治疗后,5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8%、14%、21%。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40例接受质子治疗联合化疗的无法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照射剂量为60Gy。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质子治疗联合化疗的2年总生存率为77%,2年局部控制率为66%,并未出现3级或以上的心肺毒性。研究证实,通过质子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是可行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质子治疗水平与美国、德国不相上下,治疗案例多、经验丰富,然而费用却是这些顶尖治疗中心中最低的,远低于美国、德国,甚至低于国内,约为15~25万之间,而国内的质子费用约为30万,因此,日本医疗花费四国最低,更具性价比。若患者想要咨询质子治疗,无癌家园质子专家会诊中心也可为病友们进行权威质子方案评估。
质子治疗是抗癌利器,非"神器",应理性看待
近年来,人类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进展,个体化的抗肿瘤治疗需要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质子治疗作为放射治疗技术的一种,目前尚不可能取代传统的光子放疗。但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质子治疗具有传统放疗不可比拟的优势,可对实体肿瘤产生类似定向爆破的杀伤力,而对周边组织的伤害最小化。
尽管目前治疗费用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普及,质子治疗的费用必将逐步降低而惠及大众。尤其是我国部分地区将质子治疗纳入医保的进程正在加速,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癌友用上这一先进的抗癌新技术。
此外,小编还要提醒患者,在精准医疗时代,癌症的治疗毫无疑问应当更加个性化,不能只局限于一种疗法、一种技术。质子治疗也不能“包治百病”,而是癌症综合治疗的可选择手段之一。充分结合手术、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才是患者获得更好预后的保障。
参考文献
1.https://swvatoday.com/news/article_6b97e3da-5198-11e9-a063-abd09e902530.html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280461/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213588/